最近老板让我看低空经济,引发了我对政策有效性的关注。

通过观察,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三种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:一、打压,二、解压原本打压的产业,且这个产业需求非常旺盛,三、支持且政府亲自掏钱买单。除此之外,产业政策多无效,不管媒体宣传多么热闹、多少专家出来站台、股票市场多么躁动。

政府非常善于消灭价值。一纸文件就可以将一个行业清零,耳熟能详的教培,初次之外还有游戏、区块链、电子烟。房地产这么难压制的行业,多年的限购限贷政策下也有了效果。

政府非常善于顺水推舟。但因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之间有清晰的先后次序,以至于人们以为功劳属于政府发布的政策。但其实不是,功劳属于需求和市场。就好像河上有座桥人们可以过河,但有个人设个路障把桥封了人们过不去,后来这个人又把路障拿掉人们又能过河了。但人们以后谈起自己为什么能过河时,却说都是因为这个拿掉路障的人,而不是因为有这座桥,这就很荒谬了。

政府并不善于创造价值,靠发文件支持产业发展更不靠谱。首先,需要政府支持的产业一般都不好做,比如半导体、工业软件等“卡脖子”领域,往往投入大、周期长、市场小。过去这几年大基金砸了很多钱,科创板上了很多企业,但卡脖子问题依然没解决,相关领域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依然很低。另外,好的行业一般不需要政策支持,好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需求特别强烈,供不应求,反而政策还没来得及支持就该抑制了,参考教培、游戏、烟酒。第三,政府只发文件不自己买单的支持政策,很可能实现不了,即政策失效。如果单凭这样的政策支持就盲目投资或者创业,往往一地鸡毛,典型的如体育、商业航天、通用航空。

  • 2014年国务院印发体育46号文,要求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。随后恒大、苏宁、乐视、阿里大批资本进入这个行业,大牌外援重金加盟中超、CBA,赛事版权炒出天价。热闹之后肉眼可见的一地鸡毛。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22年体育产业总规模33008亿,同比增长5.9%,照这个趋势,2025年是实现不了5万亿规模的,除非统计局发力。
  • 2015年总书记提军民融合,同年发布《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5-2025年)》 ,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航天,那时起零壹空间、蓝箭、九天微星、微纳星空等民营航天公司纷纷成立。但到今天,没有哪家公司在航天上实现了商业化的突破,没有谁拓展出了新的市场机会,也没有谁能从国家队手里竞争项目,更没有出现可能与SpaceX匹敌的公司。现在大家又将希望寄予“中国版Starlink”上,本质上还是美国探路国内照抄,国家队带头(这次换成了星网公司和上海垣信)众民企等着喝汤,商业航天的意义在哪里?
  •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了通用航空发展的具体目标,到2020年全国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,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,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。事实是,根据民航局下设通用机场信息平台的数据,截至2024年3月26日,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共452个。根据《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》,2022年底,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3186架。根据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2024年3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,截至2023年末,全国运营航空器2900架,月均飞行11.4万小时(折年飞行量136.8万小时)。2016年就给了政策,但定下的目标到今天都没有实现。现在鼓吹的“低空经济”就是通航和无人机的马甲,但空域审批权在军方,政策里没有看到军方在空域管制上有任何松口,政府鼓励有什么用,最后溅不起一点水花。

政府虽然不善于创造价值,但如果自己掏真金白银买单,对产业规模促进是有效的。比如政府对安防监控和网络安全行业的支持,是通过“雪亮工程”、“天网行动”、“护网行动”,让各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掏钱,孕育出了一批上市企业,以及海康这样的千亿巨头。但这种情况下不会大张旗鼓发文件,因为那是解决自己的维稳需求。再比如新能源、移动通信、修路修桥等基建,国家是真的花钱补贴,或者各地方政府借钱也要干,因为事关GDP和地方官员升迁。这样养活养肥了一批企业,包括早期的华为也是靠跟各地邮电局形成利益共同体起家的。但政府掏钱最大的问题是它往往不通过市场机制来筛选供应商,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,也有产能过剩无法出清的问题。最终导致要不然产业整体在低生产力水平徘徊,要不然整个行业卷死谁都别想好好活。

国人习惯了听政府的,也想当然认为政府想做什么都能做到。但事实不是这样的,政策无效是大概率,尤其在本应由市场所主导的商业领域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